金魚滿堂蝶加蝶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

馮君藍(1961- )

臺北市私立協和高級工商職業學校 美工科
台灣神學院 道學碩士學位

簡介

1961 在香港出世,父親馮家豪 是基督教循道衛理公會傳道人。
1964 舉家因父親受教會差派遷台,落腳嘉義,開拓衛理公會在嘉義的第一間教會。
1974 參與教會少年團契,查考聖經,信仰得啟蒙。多次經歷禱告得上主回應,而認真思索信仰,並承認自己的罪性,領受堅振禮成為基督徒。
1979 進協和工商美工科,受教於恩師版畫、雕塑家董振平先生。
1982 自職校畢業後(除了三年兵役期間)一直從事美術設計工作。在此前後因受到攝影家阮義忠老師的攝影展和相關著作之啓發,開始接觸攝影。
1988 結識攝影家簡永彬先生,並在他鼓勵與恩助下,於夏門攝影藝廊作第一次攝影個展《小孩與名叫愛麗斯的蝴蝶》。
1990 報名圖騰攝影教室開辦之十二堂由阮義忠老師教授的「當代攝影大師與黑白暗房技巧班」。
2003 取得台灣神學院道學碩士學位。
2008 受按立牧師職。

關於藝術創作

阿藍,作為一名影像藝術創作者,他的正職其實是基督教會的神職人員。阿藍的作品,用他自己的話說,除了是服侍上帝之外小小的興趣,更是他所以為之生為之死的信仰觀照。

阿藍的肖像作品逾越了客觀紀錄的層次,而或者可以稱之為「詩意的靈魂肖像」;以基督教人學為基礎,以單幅戲劇的形式,道出他獨特的人觀。按著此一人觀,他的作品反映出的人,不是浩瀚宇宙中一連串偶然性的巧合所衍生的意外,不是裸猿,不是欲望的主體,也不是文化的動物;卻是物質與神靈的揉合。是因著被賦予永恆意識而焦慮的有限存有。

阿藍的作品同時反映出他對時間和人類歷史的興趣;他的時間意識不是一個循環不已的封閉宇宙,卻是向上帝創造的終極性目的開放著的,而他的歷史觀,則以為歷史以一種隱晦和極端緩慢的方式啟示著上帝的臨在。

阿藍另有《萬物之道(靜物)》、《互為肢體》、《草芥》、《草書》、《道在瓦甓》、《骨中骨》等系列攝影,同樣是反映阿藍作為一個基督徒的宇宙觀和人觀。

個展

2012 「在去而不返以先」,藝境畫廊,台北,台灣
2013 「台北藝術攝影博覽會」,策展人全會華,花博爭艷管館,台北,台灣
2014 「光照微塵」,英才文教基金會全球藝術中心,台中,台灣
2014 「自然園丁」,藝境畫廊,台北,台灣
2014 「被光照的微塵」,玉溪有容教育基金會 Studio 94,台北,台灣
2015 「Saint Anonymous」,inCube Arts,紐約,美國
2015 「卑微的隱喻」馮君藍與林岑品雙個展,正藝美學空間,台北,台灣
2015 「微塵聖像」微個展,策展人夏楠,茶之路空間,上海,中國
2016 「卑微的隱喻」,M 藝術空間,上海,中國
2016 「和光同塵」,學學文創志業,台北,台灣
2016 「第二屆深圳國際攝影週」,大芬美術館,深圳,中國
2017 「七 – 惟道是從之所見;馮君藍七個系列攝影展」,百藝畫廊,台北,台灣
2017 「台北藝術攝影博覽會」,華山文創園區,台北,台灣
2017 「微塵聖像 – 阿藍的凝視」,策展人陳丹青,中國油畫院美術館,北京,中國
2017 「微塵聖像」,M 藝術空間,上海,中國
2017 「懷中天使」,宣藝術,台北,台灣
2018 「光照微塵」,HTC 畫廊,台北,台灣
2018 「光照微塵」,靜宜大學藝術中心,台中,台灣
2018 「骨中骨」,M 藝術空間,上海,中國
2018 「馮君藍周慶輝寫真展」,FUMA Contemporary Tokyo|BUNKYO ART,東京,日本
2018 「道在稊稗冰晶」,馮君藍與謝紅東攝影,正藝美學空間,台北,台灣
2019 「羔羊的筵席 – 馮君藍攝影裝置展」,別古藏藝術空間,台北,台灣

聯展

2012 「春藝茶席」,藝境畫廊,台北,台灣
2013 「PHOTOQUAI」,國際攝影雙年展,musée du quai Branly,巴黎,法國
2014 「PHOTOFAIRS Shanghai 影像藝術博覽會」,上海,中國
2014 「八樓當代藝術特展」,八樓當代藝術空間,台北,台灣
2015 「卑微的隱喻」,馮君藍與林岑品雙個展,正藝美學空間,台北,台灣
2015 「肢體」,雲清藝術中心,台北,台灣
2015 「喻體 · 幻象」,上海攝影藝術中心,上海,中國
2016 「Man&God」,Gallery of Giovanni DeCunto,波士頓,美國
2016 「PHOTOFAIRS Shanghai 影像藝術博覽會」,上海,中國
2016 「人間樂土」,東江國際攝影節,策展人Hee Jung Kim,東江攝影博物館,首爾,韓國
2017 「PHOTOFAIRS Shanghai 影像藝術博覽會」,上海,中國
2017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台北世界貿易中心一館,台北,台灣
2018 「PHOTOFAIRS Shanghai 影像藝術博覽會」,上海,中國
2018 「馮君藍周慶輝寫真展」,FUMA Contemporary Tokyo|BUNKYO ART,東京,日本
2018 「道在稊稗冰晶」,馮君藍與謝紅東攝影,正藝美學空間,台北,台灣
2019 「Art SHENZHEN 藝術博覽會」,深圳,中國
2019 「PHOTOFAIRS Shanghai 影像藝術博覽會」,上海,中國
2019 「WESTBUND 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上海,中國
2020 「界-台灣當代攝影家」,台北,台灣

 

得獎紀錄

  • 雄獅美術新人獎佳作
  • 愛克發黑白攝影大賽金牌
  • 中華民國國際攝影藝術大觀優選
  • 教育部文藝創作攝影類首獎
  • 台北市美展佳作
  • 台灣省美展佳作
  • 第一屆 BenQ 真善美藝術大賞第二名
  • 第二屆 BenQ 真善美藝術大賞第三名
  • Epson 數位藝術尊榮賞優選
    2011 《微塵聖像》專題——卓越特寫攝影獎,《生活》月刊,亞洲出版業協會
    2011 《雖然無花果樹不發旺》,第一屆全國美術展攝影類銅牌獎,國立台灣美術館
    2012 《福音之子》,第二屆全國美術展攝影類金牌獎,國立台灣美術館
    2013 《主的使女》,第三屆全國美術展攝影類銀牌獎(金獎從缺),國立台灣美術館
    2014 《微塵聖像》系列組作品,上海藝術影像展第一屆《週末畫報 》攝影大獎 – 攝影見證時代「人文類專業獎」,世界攝影組織
    2016 《微塵聖像》系列組作品,第一屆阮義忠攝影人文奬第一名

     

出版作品

2006 《英國來的一粒種子:戴德生的故事》繪本,財團法人基督教宇宙光全人關懷機構
2016 《光照微塵》攝影文集,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典藏記錄

2019 《月夜 – 牧童大衛》,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台灣
2019 《福音之子》,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台灣
2019 《主的使女》,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台灣
2019 《靈童》,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台灣
2019 《日光之下》,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台灣
2019 《珍珠》,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台灣
2019 《嫩枝》,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台灣
2019 《墜落的晨星》,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台灣
2019 《天命》,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台灣
2019 《起雲者1》,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台灣
2019 《捻花者》,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台灣
2019 《接觸》,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台灣

 

攝於 2002 台灣
藝術相紙&數位微噴 100×67.5cm

期待上帝

〈微塵聖像 Dust Icon〉系列

日昨,讀法國天主教神父德日進(1881-1955,他同時是一名古生物學家,巴黎科學院院士。神哲學家。)靈修小書《神境》。同感一靈而心相印。茲摘錄一段:

我提了盞燈,離開表層顯見的日常瑣事與關係領域,下到我裡面的最深處,到我朦朧地感覺那發出行動能力的深谷裡。然而,隨著我逐漸遠離了那些照現生活表層的常規事理,我意識到,我抓不著自己。每下一階,總發現我身內另有一人,我不能說得出他是誰,他也不再服從我。我不得不停止探索,因為沒有了路,腳下是一個無底深淵,從那裡湧出不知從何而來、我敢完全確定稱之為生命之潮。有哪門科學能向人們揭示,構成他生命的意願與愛的意識,其動力從何而來?什麼性質?以怎樣的方式運轉?⋯⋯

《聖經》上說,誰能夠靠思慮使自己的身高增加一寸呢?最終,最底層的生命,最基本的生命,最初始的生命,完全超出我們的認知能力。⋯⋯

我接受自己,遠超過造就自己。⋯⋯

繼意識到自己身內另有一人,且是一高於自我的之後,又有第二件事使我頭暈目眩。那就是我存在著,在一個被做成了的世界裡,這體現了極度的不可能性,和難以置信性⋯⋯

我感覺到游離在我身上的原子,淹沒在宇宙中那根本的憂傷。這憂傷使人類的意志在為數龐大的生命體與星體的重壓下日漸消沉。若說還有什麼拯救了我,那就是我得以聽聞神授以得勝確證的耶穌的福音,從黑夜的最深處召喚我說:「是我,別怕。」⋯⋯

德日進見證了那在我身內與身外的聖靈,與耶穌基督福音的合一性。見證了人的近乎無知,嬴弱,與信、望、愛之所繫。

預備著的童女

〈微塵聖像 Dust Icon〉系列

引自耶穌十童女的比喻,有十童女奉主命迎接新郎。童女中的五人殷勤機伶,早早備妥燈油好整以暇;餘五人閒散怠慢不以為意。及至夜半新郎突然來了,慎重其事的五童女從容迎接,與新人同赴盛宴;另外五人則因渾渾噩噩措手不及,被撇棄門外。耶穌藉此提醒,人生在世當承天命儆醒度日。不單善用今生收穫真正的豐饒,更將在末後得以進入神所賜的永生。

攝於 2008 台灣
藝術相紙&數位微噴 100×67.5cm

攝於 2010 台灣
藝術相紙&數位微噴 100×67.5cm

月夜——牧童大衛

〈微塵聖像 Dust Icon〉系列

大衛是以色列史上最偉大的君王,但即使全盛時期,他所統治的區域尚不及台灣大,如何與版圖橫跨歐亞非的亞歷山大相提並論,但世人以大衛命名者,肯定多於以亞氏命名者。這當然是因為猶太與基督教文明最終成為世界主流所致。

在先知撒母耳奉神旨膏立大衛作王之前,大衛起先是個牧童,卻也是靈感泉湧的詩人,擅長彈琴歌唱。大衛的詩不特別著重修辭,卻因聖靈感召,獨具信仰靈性的深度。

微塵

〈微塵聖像 Dust Icon〉系列

一個冬日的早晨,我百無聊賴的坐在院子裡,仰起臉享受驕陽的輕撫,繽紛七彩的陽光在我眼睫上閃耀跳動。然後,我注意到空氣中飄舞的微塵,在日頭的映照下,閃爍生輝;如此曼妙、優雅,撩撥心魂。於焉,我由衷讚嘆:主啊!即便如是微塵,猶得光照榮寵,有此閃亮時刻⋯⋯

聖經創世記第二章,記載了一則樸素而寓意深遠的故事。當上帝造亞當(人類)的時候,他好似一名陶匠,取地上塵土捏塑之,並向完成的人形吹了口氣,使他成為有靈的活人。由此暗示,人乃物質與神靈的渾合;人乃微塵,卻是被光照的微塵,得以反映上帝的榮耀。

攝於 2010 台灣
藝術相紙&數位微噴 100×67.5cm 

攝於 2011 台灣
藝術相紙&數位微噴 100×67.5cm 

童貞女馬利亞

〈微塵聖像 Dust Icon〉系列

故事一開始,一個大約只有十三、四歲名叫馬利亞的鄉村小姑娘,未婚成孕。在兩千年前的巴勒斯坦,未因這敗壞門風的醜聞遭家族父老私刑處決,已屬僥倖。誰也料想不到,這姑娘日後卻成了後世幾億萬天主教徒所遵崇的「聖母」、「萬福馬利亞」。何以致之?因所懷珠胎乃聖靈成孕?因孩子出世最終成為人類的救世主?因跟隨者的壯大成就了璀燦的基督教文明?因她的陰柔恰與耶和華神父性形象互補?以上皆是。

但我以為更因為馬利亞虛己順服天命;以及眼睜睜聖子被畜牲般凌遲,成了十字架上的代罪羔羊,而能懂得這世界的痛楚,明白這世界的欠然與盼望。

米利暗

〈微塵聖像 Dust Icon〉系列

米利暗初出聖經舞台,是值古埃及為降低國境內希伯來奴隸出生率,而施行殘忍的屠殺男嬰政策。作姊姊的米利暗奉父母之命把再也隱藏不住的胞弟小摩西放進蒲草箱內,棄置河邊的蘆荻中以聽天由命,沒想到卻被仁心的埃及公主拾起收養。

長大後的摩西歷經幾番生命轉折,最終成為神藉以拯救希伯來人脫離埃及奴役的解放之手。當耶和華神連連降災予埃及,而迫使埃及法老允准摩西帶領希伯來人離境,卻不料法老王隨即出爾反爾,派大軍前往追襲。就在千鈞一髮之際,神命摩西向海伸杖,致紅海一分為二露出中間一道乾地,終使希伯來人逃過死劫。於是,被賦予女先知身份的米利暗率領希伯來婦女歡欣鼓舞…。

在這幅攝影作品中,我藉由身著樹葉旗袍起舞的米利暗,以表達女性在解放被奴役的大自然,在生態保育、環保節能這些工作上可能擔綱的關鍵性、領導性的角色。

攝於 2014 台灣
藝術相紙&數位微噴 100×67.5cm

攝於 2014 台灣
藝術相紙&數位微噴 100×150cm 

起雲者 1

〈互為肢體 系列〉

草芥 5

〈草芥系列〉

攝於 2014 台灣
藝術相紙&數位微噴 100×67.5cm 

攝於 2018 台灣
藝術相紙&數位微噴 67.5×100 cm

每一早晨

〈骨中骨〉

羔羊的筵席二

〈道在萬物〉

攝於 2019 台灣
藝術相紙&數位微噴 70×200cm

藝術評論

為了替人人本具的靈性顯影

馮君藍的生活與藝術都歸向了宗教;他用相機替聖經人物造像,作品深深地觸動了我。
正如巴赫(J.S.Bach)所言「上帝賜我音樂天賦,我理應用音樂讚頌上帝。」我相信,馮君藍的整個工作過程就是心靈的一次一次浸洗、精神的一次一次甦醒。有了信仰、皈依,他手中的相機鏡頭也多了維度,也才有能力為靈魂造像。我很明白馮君藍作品深度的來源。拍照對他而言,已不是在強調自己的藝術手法,而是為了替人人本具的靈性顯影。

——阮義忠,摘錄自 微塵聖像《生活月刊》2011.09

當山空月明,和光同塵;一切皆將澄淨—首讀馮君藍

馮君藍在面對創作的瞬間,並非以一位宗教信託的角色來行使他的心意;而是以一位更貼心、慈悲的心來面對一個廣大的信仰精神。因為,也只有這種不是太刻意的佈達之下,才能把入鏡者真正的內在給勾惹出來,讓欣賞者得以更親近那份精神的刻度。

——鄭乃銘

君藍的目光

「以神性的目光看待人,在人的身上,看見神性。」
在君藍的凝視中,我意外遭遇了奧古斯都.桑德的攝影目光:一個誠實的人看著另一個誠實的人。
但君藍的目光更用情、更富微妙的詩意。

——陳丹青

相關影片

  • 台灣新世代攝影展 in MOCA Studio_馮君藍
  • Studio採訪馮君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