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誕・巴瓦瓦隆(1963- )
台南神學院神學研究所畢業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藝術學院美術研究所
得獎紀錄
2007 原住民族電視台/看見原世界徵選 / 第二名〈達瓦蘭的彎彎路〉
2012 《土地與太陽的孩子》獲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第二屆國民中小學優良藝術出版品 入選 視覺藝術類
2012 第一屆 Pulima 藝術獎 優選(台灣)
2012 製作〈傳唱愛戀的兄弟〉雙 CD 專輯入圍第 23 屆傳統暨藝術音樂金曲獎最佳傳統音樂詮釋獎
2013 「第 13 屆全國原住民木雕獎」社會組(現代藝術組)紋砌刻畫作品:陪伴成長的風/獲優選獎
2014 《山豬伕如》紋砌刻畫繪本,入選 2014 AFCC 新加坡兒童讀物節「插畫家畫廊」The Book Illustrators Gallery(BIG)
2014 第二屆 Pulima 藝術獎 優選(台灣)
2015 《山豬伕如》獲選文化部參選「2015 年義大利波隆那兒童書展拉加茲獎」Fiction(繪本小說類)書籍
2018 《黃魚鴞的那條河》入選 2018 義大利波隆那書展 台灣精選好書-推薦書
2018 《黃魚鴞的那條河》榮獲行政院文化部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推介
簡介
伊誕.巴瓦瓦隆(Etan Pavavalung)
台灣原住民排灣族藝術家,出生在台灣屏東三地門鄉的達瓦蘭部落。
伊誕.巴瓦瓦隆的藝術創作多元,舉凡詩、散文、圖案設計、繪畫、版畫雕刻、裝置藝術、影像紀錄等。90 年代的台灣原住民還我土地與還我姓氏的原運期間,是伊誕藝術創作的啟蒙時期,他以象徵族人精神圖騰的百合花,創作當時的海報及原運 T 恤,希望創造原住民族自我認同的救贖與復活的象徵圖像。
伊誕也是拍攝紀錄片的導演,〈那位手背上有刺繡的人〉、〈在那山說故事的手〉、〈傳唱愛戀的兄弟〉、〈山上的風很香〉、〈山部落海部落〉等紀錄片都是伊誕嘗試以文學詩意的觀點,創造原住民族的另一種影像美學。
在視覺藝術的創作上,伊誕善以精細與用色大膽的表達作品的文學視野及當代性。定名為《紋砌刻畫》的創作形式,是其在視覺藝術上新的表現風格,曾在國立台灣美術館、台北市立美術館、屏東美術館等空間展出。他將原藏於土地、山林和萬物的永續「紋」路,及石板屋反覆疊「砌」的文明質感,以雕刻刀「刻」出紋理線條,最後「畫」上季節變化的色彩,使作品與原始的古老智慧相遇,也與基督教的生態神學對話,尋找內心的和諧與重生的美藝思維。
伊誕・巴瓦瓦隆的《紋砌刻畫》藝術
排灣部落有種古傳的書寫方式叫 ve-ne-cik,有寫字、刺繡、雕刻之意。女子刺繡(ve-ne-cik)在衣服或頭飾上,男子雕刻(ve-ne-cik)在木器與石板上,大都與生活飾物和器具有關,成為展現生活美學與心靈交流的媒介。ve-ne-cik 的字根是 vecik,指眼睛在衣飾、住屋、器具或大地上看到的線條、圖紋等視覺藝術。
2009 年莫拉克颱風之後,伊誕認為受災的原住民部落必須創造「現代書寫」形式來重建族人的生活美學,因而創造出《紋砌刻畫》這種視覺藝術表現風格,透過「紋」路疊「砌」雕「刻」「畫」色的創作理念與過程,開啟與延伸族人的美藝概念,也藉新的創造風格注入災後重建的力量和夢想。
期待《紋砌刻畫》的創作風格不只呈現出新的視覺藝術形式,更引領人們學習聽聞大地的風聲及呼吸聲,學習領悟 vecik(文字)在生命中的意涵和美學。
個展
2018 閱讀原味/交通大學藝文空間 新竹 台灣
2019 探索/日本東京 M0ZART 藝廊/東京 日本
2019 在有風的地方 思想/達爾文視覺藝術協會 達爾文 澳洲
聯展
2018 pakialalang 裝飾的路──巴瓦瓦隆家族展/屏東三地門鄉文化館 屏東 台灣
2018 Art-Taipei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台北 台灣
2018 一獸、一神、一線/華沙現代美術館 挪威
2019 跨越土牛溝—斜坡上的藝術節——進駐創作展/四林平地森林公園 屏東 台灣
2019 當斜坡文化遇上垂直城市——大山地門當代藝術展/屏東 台灣
2019 當斜坡文化遇上垂直城市——大山地門當代藝術展/國父紀念館博愛藝廊/台北 台灣
2020 未來潮——大山地門當代藝術展/屏東 台灣
2013
木板、版畫顏料、壓克力顏料 200×120cm
遷徙
遷徙是一條漫漫長路,
需要自信,
需要挑戰,
記憶中那些飄逸的孤婷花,
讓我的靈魂飛翔,
在斜坡土地上的天空,
內心刻印,
那永不遺忘的季節,
我們遷徙到未知的景緻裡。
山豬伏如
山豬伏如帶著一家人在山林裏尋找棲息的地方,與試圖和大自然及人類共生的方式,透過繪本原作建立孩子們對原生土地的敬意。
2013
木板、版畫顏料、壓克力顏料
50 × 60 × 4 cm
老鷹與我
2015
木板、版畫顏料、壓克力顏料
80×60×5cm(雙拼)
不要拿太多
2015
木板、版畫顏料、壓克力顏料 120×120×5cm
媽媽的月桃
2015
木板、版畫顏料、壓克力顏料 120×120×5cm
相遇在那端森林
我祈禱夢醒時
可以觸摸一個名叫純真的天
我期待黎明時
可以踩風尋訪名叫恆久的地
寧靜中有心的氣息
有絕對的單純
沈靜中有生命的凝視
有風的路徑
天地之間彼此相遇
呼吸共舞在大地的溫柔裡
2017
木板、版畫顏料、壓克力顏料 80×240×4cm
堅持
2017
木板、版畫顏料、壓克力顏料 115×145×5cm
島嶼與海洋、鳥語又花香
2017
木板、版畫顏料、壓克力顏料
240 × 120 × 5 cm
舞步亂了
2019
木板、版畫顏料、壓克力顏料
60 × 180 cm
山上的風很香
那些景 那些事 紀錄著遷徙心靈的愁與戀
我要再上山 因為心底彷彿聽見 熟黃飄搖山間的米穗聲
在靈鳥相伴的樂音中 揮別災難的痛和憶
在夢境中切記 山上的風 依舊香
2020
木板、版畫顏料、壓克力顏料 242×82.5x5cm
相關連結
藝術評論
《思想在走路》伊誕・巴瓦瓦隆 個展
連結排灣精神內在與生活世界的哲學路徑《思想在走路 》在視覺藝術的創作上,伊誕善以精細與用色大膽的表達作品的文學視野及當代性。
策展人表示:「伊誕在近十年來的「紋砌刻畫」作品中,透過清晰地主張語言(排灣母語)在文化中根本性的地位與意義,逐漸完整地表達出他獨特的精神風貌與藝術成熟度:作品裡處處可見排灣世界觀關照自然的能力的世界觀,透過語言詩性的內外延伸,亦可體察排灣藝術中的天人思想深度。」
——林育世(策展人)
生命,如思想、如土地 伊誕.巴瓦瓦隆的紋砌刻畫世界
一刀一刀的紋砌刻畫,是伊誕思想走路的過程,沒有規律,沒有公式,線條隨心延伸,如風流動,如水穿行,就像不斷衝擊、自我摸索的思想,最終將交織出一幅孕育自土地的生命之歌。
——黃詩茹,摘自《臺灣工藝》
時光的手紋 明潮玩錶 x MIDO x 伊誕.巴瓦瓦隆 幕後
伊誕的作品,極富細膩視覺感與療癒性,用色出挑,循著手刻紋路的線條,你總會尋得不同風景。其畫作最好玩兒的地方,就是無論布幅大小,只要拿起相機、手機,取某一角拍攝(例如時下最流行的IG方形拍法),在螢幕上都會呈一幅小畫——這反映出藝術家善於「布局」,作品上大量的手刻紋路,和符號象徵(如長有眼睛的百合花、蝴蝶、象徵土地的圓圈、小樹、森林)是藝術家投入時間的見證,而這手紋經過壓克力顏料拓印、筆刷點畫之後,形成帶領觀看者的線索。
——郭書吟
相關影片
- 伊誕・巴瓦瓦隆 Etan Pavavalung 的創作與詩
- 《洄游》音樂畫展——伊誕・巴瓦瓦隆與音樂的對話
- 台北當代藝術館 第二屆 Pulima 藝術獎——藝術家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