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靈光追溯基督信仰的根源,以抽象畫重現與神相遇的片刻

文/陳瑋彤 戴佳茹老師奧克蘭大學藝術創作博士。曾在義大利佛羅倫斯修讀義大利藝術史,並進駐烏菲茲美術館素描研究中心研究。二十多年的藝術創作與教學經驗,以藝術家兼藝術教育工作者雙重身分,現任淡江大學專任副教授,並在中華福音神學院推廣教育處教授暑期課,講授過「從藝術到信仰:認識基督教藝術」、「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時期的藝術」與「啟蒙運動後西方藝術的遞變」等藝術課程。戴老師長久以來致力於基督教藝術的研究及推廣工作,希望可以藉由藝術來讓更多人能認識基督信仰。近年來她時常受邀演講,有關歐洲教堂建築及基督教藝術相關講座,特別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宗教題材作品。 戴老師是第六代基督徒,在基督化家庭成長環境裡,屬靈的福氣延綿不斷地傳承。信仰對其影響可謂根深蒂固,經歷神的同在成為她創作靈感最主要的來源。從11歲受洗開始,已立下將自己奉獻給上帝的心志,如今全家人於教會一同聚會、服事。與丈夫王公澤老師於2016年舉行了「宇宙躍動/畫說靈光」雙個展。她在展覽自述中道:「《畫說靈光》是物我兩忘、向內凝視並向上仰望而乍現的意境[…]試圖表達個人與上帝之間內在聯合的感情、生命對永恆觀念的醒悟與追尋。」視覺藝術的終極關懷是內在情感,兩人希望透過抽象創作將內心真實的感動視覺化。 基督教藝術光譜中不乏具像作品,特別是東正教的聖像畫和天主教教堂,常以繪畫或雕塑聖經故事的情節和人物為題,務求貼近真實、令人仿如置身歷史場景,戴老師則認為抽象是更原始的真實。出身正統藝術學院訓練的戴老師,早期創作以寫實為主,直到出國留學期間,長期沉浸於意大利佛羅倫斯的教堂,深受超脫、靜穆的氣氛所震攝後,她轉向尋求跳脫外在形象的限制、回歸自然,由此更深入探尋信仰的本質。近代靈恩運動引發全球各地教會的屬靈大復興,令藝術家除了聖經故事和上帝的形象之外,更敏感於聖靈的工作。加上戴老師所屬的教會士林錫安堂著重是內在心靈、等候神,影響到她以生命本體的探索和尋求為創作主題。從靈修當中得著心靈深處內在的平靜與喜樂,驅使她以視覺繪畫的創作捕捉與神親近相遇的時刻。 在作品集《靈光—靈性經驗抽象繪畫創作》中,戴老師從《聖經》及詞源追溯「靈光」的涵義。《創世記》開首記載:「起初神創造天地。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創1:1-3)希伯來文的「靈」ruah,意指風和氣;上帝將生氣吹人裏面,賜予我們生命,成為有靈的活人;《說文解字》中文 「靈」則是「手持玉器侍奉神的人」,蘊含人對上天的敬畏。「靈光」是聖靈照亮我們、永不熄滅的亮光,是上帝賜給人生命的本源。「靈光系列」不僅僅是階段性的創作,更是反映了基督的僕人謙卑、專心、一生跟隨主的心志,裡面蘊含著受造者對創造主的渴望與頌贊,可說是她屬靈生命的寫照。她一件作品的製作往住長達半年,因為每張畫都有四十到五十個層次,通常每次會同時處理十張畫左右,以便待油畫顏料乾透後再繪製另一層。這樣的創作形式尤如信徒追求成聖的路途,主透過漫長的過程,一筆一劃地讓我們不斷經歷祂,使生命變得愈來愈完整。戴老師的創作將美學與神學結合,超越思辯邏輯和寫實技法,引領觀者進入與主相遇的神聖空間。 若按照藝術史的風格劃分,研究者或藝評家傾向把戴老師的作品歸類為抽象表現主義(Abstract Expressionism),而她卻更希望歸於基督教藝術此一分類。她喜歡以冷靜、純粹、平坦的大面積色塊作畫。認識西方現代藝術史的讀者,對Marks Rothko晚年設計的羅斯科教堂(Rothko Chapel)大概不陌生,磚牆構造的八角型禮拜堂內展示了他十四幅低彩度的油畫,營造出深沈的精神空間。這座特殊的建築雖名為教堂,卻沒有明確的宗教象徵,而是透過昏暗的光線、純粹的色調與對稱的佈局,產生靜謐神聖的氛圍。戴老師2001年曾於台北市立美術館舉行「靈光2001」個展,當時有信奉不同宗教的觀眾與她交流,不單止基督徒或天主教徒,作品也引起了不同信仰但有相同內在靈修經驗人的共鳴。當然,這道生命之光是源自於獨一的真神,「靈光系列」正嘗試描繪那種不可言說、難以觸摸,但確實存在的、被聖靈充滿的微妙感覺。神以光照亮黑暗,以永恆的愛燃亮我們的心靈,觀看戴老師明亮的作品,有安歇於主懷抱中的溫暖之感。

Read More